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业主方的建筑工程项目变更管理

2024-03-29 来源:赴品旅游


基于业主方的建筑工程项目变更管理

[提要] 有效控制工程变更管理对业主方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工程变更的含义和分类,然后分析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和目前管理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最后详细阐述对业主方在工程变更管理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业主方;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签证

一、引言

由于工程项目具有独立性、复杂性、长期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工程变更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工程变更可能导致增加合同金额、工期延长,还会影响其他相关工作,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有关部门研究认为一般工程变更费用约占合同原价格的10%~25%,加拿大一些研究机构认为工程变更是投资、进度超计划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业内统计研究一般认为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约在5%~15%之间,有的甚至达到30%左右。所以,加强建筑工程变更控制十分重要。

业主方是工程变更管理相关方的关键部门。但相对于索赔经验丰富的承包商而言,其变更及索赔的管理水平落后很多。所以,对于业主方,加强变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工程变更的含义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中对工程变更作了明确的说明: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其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

FIDIC条款中工程变更的内容为:1、增加或减少合同中任何项目工作的数量;2、删减合同中所包括工作任何部分的性质、质量和类型;3、改变工程任何部分的高程、基线、位置和尺寸;4、任何工作的删减,但要交他人实施的工作除外;5、永久工程所需的任何附加工作、生产设备、材料或服务,包括任何有关的竣工试验、钻孔和其他试验以及勘察工作;6、实施工程的顺序或时间安排的改变。

另外,正确理解工程变更内涵,必须注意工程变更与索赔的关系。工程变更是施工索赔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不是发生了变更就要索赔。工程师与承包商对变更共同认可时按合同支付;存在分歧时,承包商才进行施工索赔。

三、工程变更的分类

按提出工程变更的各方当事人,可分为:1、承包商提出;2、业主方提出;3、监理工程师提出;4、第三方提出;5、设计方提出。按照FIDIC,不管由哪

一方提出的任何变更,都应交由监理工程师处理,并报业主批准备案。

按照变更内容,可分为:1、技术类,一般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具体化和有效补充;2、经济类,是指在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场地或环境变化、业主要求等可能造成实际造价与合同价产生差额的,主要包括业主违约、非承包商引起的工程变更、合同缺陷等;3、技术经济混合类。根据不同的类型,应建立专业的签认制度。这种分类方法对于变更管理的业务授权有借鉴意义。

从工程变更审查和控制的角度,可分为:1、差错的变更,即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出现的,而出现后又不得不纠正的变更;2、局部有利但可能影响全局的变更,如新材料的使用,可能会节约投资、提高质量,但也可能会因对工艺更高要求而影响工期、导致索赔等;3、真正有益的变更,如优化设计,既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又节约投资,缩短工期。不同的变更应结合实际进行相应处理,从整体上权衡利弊。一般来讲,只要不是合理和必需的,就应该否定,不予执行。

四、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

工程本身具有的不可预见性,是工程变更产生的根本原因。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勘察。由于勘察技术水平有限及深度和广度不够等,有时会出现勘察结论与现场实际不符。如:地基开挖后发现地下管道、电缆、或其他地下障碍物,桩基础施工碰到大块孤石、大面积填石等。

(二)设计。1、业主在工程前期往往会缩短设计周期,造成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各专业间脱节,局部细节达不到施工要求等较多缺陷;2、审图不严出现设计错误,各工种之间未及时协调、配合、衔接,出现互相矛盾现象;3、建筑设计较前卫、过于突出效果,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通常考虑不周全,施工可行性差;4、施工图设计与专业二次设计脱节,造成专业间矛盾、冲突:弱电智能化、幕墙、室内精装修等专业配套及二次装修工程往往在主体工程快完工时才进行,经常发生与主体结构、其他专业冲突,导致工程变更;5、设计合同对设计方约束不够:设计合同大都采用通用条款,缺乏具体细节,设计单位承担的责任不清晰,特别是对设计失误引发的责任条款不明确。

(三)业主。1、有时为尽快审批,搞所谓的“钓鱼”工程,有意压低设计概算,项目实施后缺项漏项增加;2、前期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功能需求调查不明,开工后新增需求;3、盲目追求整体进度,搞“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4、盲目追求豪华,提高装修标准或扩大功能;5、业主内部沟通协调不到位,或建筑专业知识局限,在房间布局、智能弱电等细节方面,与使用目标要求不一致。

(四)施工单位。1、低价中标后,施工过程中想方设法以工程变更形式增加费用;2、主观仅考虑施工方便或追赶进度而不顾业主利益,提出现场变更签证;3、依据施工现场具体条件和自身技术、经验、设备等条件,提出对图纸和

技术文件的某些修改要求,如钢筋种类代换,基础开挖边坡系数的修改等;4、依据丰富经验提出更合理、更优化的方案。

(五)材料、设备。1、品牌、设备厂家、型号规定不明确,有时即使是同厂家、同品牌因其不同规格、型号的价差都比较大;2、市场调研不够,掌握资料不全,导致设计与市场供应存在差异。

(六)工程量清单计算不准确。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标工程量清单一般由业主委托专业咨询机构编制。由于清单编制人员对施工图纸的理解和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水平的不同,很多时候存在计算偏差。

(七)工程施工组织的改变。1、承包商的配合问题引起的施工中断;2、甲供材料/设备延迟或其他业主原因引起施工中断等。(六)组建业主方项目管理机构。1、完善项目管理各专业人员配备,技术类变更有时对造价有重大影响。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确认把关,必要时组织专项论证;还需配备既懂技术又懂经济法律、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如造价工程师;2、邀请造价咨询机构介入施工过程的变更审核与控制;3、重视监理单位的管理作用,监理人力配备与投入需满足项目专业需求,特殊工业项目建设配备专业高级工程师负责技术总体管理。

(七)变更签证管理制度化、规范化。1、业主应根据工程管理的组织模式制定工程变更、签证管理的实施细则,具体内容包括:工程变更签证应遵循的原则,工程变更、签证的操作程序、确认、审核、批准、支付、实施,编制流程图,逐个环节签证把关;2、规范文档管理,明确统一出口,统一编号。目前普遍方式是承包商、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均可提出变更,如此易造成管理混乱,特别是大型项目有变更较多时。建议明确各种变更由监理工程师统一归口,总监签字发出后生效;文件编号必须连续,避免承包方只报变更增加的签证,隐匿变更减少的签证;文件份数建议一式四份,各方均保留原件,避免结算时出现争议;变更下发及时,并在送审时加盖“送审资料”章,确保时效性;3、实施授权签证。根据签证费用的大小,建立不同层次的审核和审批制度。明确单项变更超过一定金额(如5万元)、累计变更超过一定金额或比例(如15万元或合同金额的15%)时,需提高授权签证的级别。特殊或重大变更由业主召开专题会议,形成会议纪要,必要时以补充合同的形式予以确定;4、限制业务权限。按照技术类、经济类及技术经济混合类不同类型的区分,由不同专业,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审核。技术类首先由相应专业人员审核,经济类由造价管理审核,技术经济混合类由技术主管人员与造价主管人员共同商讨后再签署。

(八)加强合同管理和对变更内容的审查。业主工程师应熟悉各项合同内容,结合合同全面审查变更内容,包括:工程变更的部位、名称、原因及方案;工程变更的技术要求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施工条件是否具备;新工程量及原工程量单价在工程决算时如何确定;变更实施后对工程造价和工期有何影响,如工期可能延误,采取何种补救措施;工程变更是否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条款有矛盾或不符之处,若有应如何重新认定;工程变更可能引起当事人合同责任或风险责任的分担情况。

(九)材料、设备的清单及报价管理。1、前期阶段业主应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协助下深入市场调查,积累有关材料、设备方面的信息资料,向厂家索取有关材料、设备的明细资料及报价,会同造价咨询单位,图纸或清单上注明所有推荐的厂家、品牌、型号等详细信息。这样在材料进场报验时,核对起来比较清晰明确,可杜绝承包方质次价高,偷工减料。2、合同管理中约定对与品牌更换的操作细则;施工过程承包商提出品牌变更时,应详细了解更换原因,确认市场供应情况和现场实际是否与所提理由相符合,并对报价进行核对。

(十)重视工程变更事后分析。对工程变更进行整理、对比、分析,并按照专业、变更原因、变更金额等分别归类汇总分析,建立控制工程变更的指标体系,可以更清楚工程变更费用产生的原因、专业、系统,有利于提高再建工程各阶段、各专业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卓甫等.工程项目管理- 理论、方法与实用[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

[2]杨希琴.建设项目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管理对策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0.27.

[3]朱莉.浅析业主对建设项目投资的控制与管理[J].工程与建设,2007.21.

[4]孟新田.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变更的单价审计初探[J].施工技术,2007.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