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马克思_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_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2022-07-23 来源:赴品旅游
第26卷第6期2007年12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ZhengzhouInstituteofAeronauticalIndustryManagement(SocialScienceEdition)Vol.26No.62007.12

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谢丽娜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一个科学论述,对于《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研究,我们应该用历史的方法把它纳入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中来看,正确评价它的理论意义与历史价值,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这一重大转变。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人的本质中图分类号:A81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1750(2007)06-0063-03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公开问世。1927年,莫斯科的俄文稿》

思早期理论和后期成熟思想之间的区别,而且抹杀《手稿》所反映的人道主义思想同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的原则界限,用各学派理论加以曲解,从而把《手稿》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改造成为资产阶级也可以接受的东西。20世纪60年代以后,正当这股思潮发展到全盛阶段时,西方又出现了与之对立的另一股“反人道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法国结构主义者阿尔都塞认为,那些热衷于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的人,由于复活“人”、“人性”、“异化”等陈旧的哲学术语,使马克思主义思想面临危机。他认为,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的主题截然不同:前者为人道主义,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并且《手稿》是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黎明前的黑暗的著作”,但不算作马克思主义,其思想离马克思主义最远。时至今日,对于《手稿》的思想的争论仍在继续,因此,对于马克思的这部手稿,我们仍需继续研究下去。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认识的成熟过程

对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我们必须把它放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中,而不是孤立地研究《手稿》本身。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从一般的民族主义到共产主义,从一般的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对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也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在1837年前,马克思受卢梭、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影响,认为人的意志是自由的,社会是向前的、美好的,每个人都应为之努力。马克思在这一时期的思想有明显的理想主义倾向。在1837年至1843年初这个阶段,马克思受黑格尔、鲍威尔、施蒂纳等人的影响,有丰富的人本主义思想。在人的本质观上,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自我意识”,并试图证明“自我意识”是存在于整个

版《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三卷收入了《手稿》的部分内容,题为《〈神圣家族〉的准备著作》。《手稿》第一次以德文原文全文发表是在1932年苏联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三卷,并冠以标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此手稿的问世,引起了西方对马克思研究的诸多问题,西方学者惊呼重新发现了马克思。在他们看来,马克思首先是人道主义者,而不是共产主义者,连《手稿》也是人道主义的,这以创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卢卡奇为代表。卢卡奇将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起来,认为有两个马克思,提出“回到青年马克思去”的口号,并认为《手稿》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高峰,忽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的区别。由于资产阶级哲学流派从各自学派的理论出发解释《手稿》,改造《手稿》,实际上是借对《手稿》的诠释,发挥自己学派的理论。如德国社会民主党朗兹胡特和迈耶尔在《卡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早期著作)》中认为,《手稿》是马克思的中心著作,是“在某种意义上是马克思的最重要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的关节点”,“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比利时社会主义者德曼甚至认为马克思成熟的顶点是在1843年到1848年之间,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和发现是《手稿》的目的,无论如何不能同意那种把手稿看做是还不成熟的青年时代的作品。“两个马克思”论者不仅把《手稿》同马克思后来的著作对立起来,而且还把“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同所谓“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20世纪5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西方学者改为强调“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的思想是统一的,都统一于人道主义的理论。这样,他们不仅抹杀了马克

收稿日期:2007-10-25

作者简介:谢丽娜(1983-),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6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6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 

思想史中的力量。他说:“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对自我意识存在的逻辑说明,例如本体论的证明。当我们思索存在的时候,什么存在是直接的呢?自我意识。”这表明马克思当时并未超出青年黑格尔派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于“自我意识”,主要目的是为了否认上帝的存在,为其无神论思想作论证。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是“理性和自由”、“普遍理性”和“普遍自由”,就是人类的一般性质。他反复论证了“人类本性的普遍自由”,一再指出:“自由确实是人所固有的东西,连自由的反对者在反对实现自由的同时也实现着自由”;“自由向来是存在的,不过有时表现为特权,有时表现为普遍权利而已”;“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总之,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受黑格尔的影响,在人的本质观上,基本是唯心主义的。从1843年初到1844年底,是马克思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同时又对费尔巴哈的人性观进行批判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马克思接受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即物质实体(肉体),而灵魂、精神是肉体的属性,不能离开肉体而单独存在的观点,批判了黑格尔关于人的思辨唯心主义的谬论,接受了费尔巴哈关于人是“类存在物”和“社会的人”的观点,而在具体理解上又与费尔巴哈不同,并第一次指明了“现实的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而国家的职能等等只不过是人的社会特质的存在和活动方式”。受费尔巴哈关于“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观点的启迪,马克思将异化从理论范围转移到社会领域,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市民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异化的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实践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的观点。马克思深刻地指出,实践的本来意义就是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就是说,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现实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在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前夕写的《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他曾强调:“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这实际上已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很接近了。在1845年到1846年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费尔巴哈的人性观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所进行的科学的界定,之后他不仅批判了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错误观点,还从个人与社会的角度论述了人的本质,指出任何个人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现实的人“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的制约”。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对科学的人的本质观进行了深化,认为脱离一定社会关系的“纯粹的”个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人不能孤立于历史之外,“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人们在个性上的差异,是由他们所处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不同造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具体论述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和历史性,强调对人性,人的本质的研究,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并据此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观,并建立起了崭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唯物主义历史观。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阐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既然是马克思写于离开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的时期,因此,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的基本观点是从费尔巴哈那里来的,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又赋予了现代意义。马克思以实践的目光去看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本质,因而是后来形成的以改变世界为主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形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劳动或实践出发,研究了人的本质问题。1.人的类特性是劳动或实践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这表明,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唯物主义的既有成果。众所周知,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时,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比作神,而神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即将人视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由此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出来,从人类的整体即“类”的角度去把握人,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和论证人的本质。那么,人是怎样的“类存在物”呢?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是指人具有自我意识,即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有意识;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性的自然延伸,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他自己的生活看作他的对象,可以自觉地调整他的生活,因而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那么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呢?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马克思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明确地联系起来;并指出人的这种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本质的不同。人通过劳动产生了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劳动过程。同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反复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的类存在物”。因此,人之所以为人,首先在于人的劳动性,作为人类的人的存在和本质是由劳动决定的。

2.实践或劳动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表现为劳动,劳动是人类生活的本质,那么劳动又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呢?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

・64・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谢丽娜: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

化指的是劳动借以表现或实现的形式,这一形式就是(劳动的)对象化。既然劳动实现于劳动的对象化,那么什么是

(劳动的)对象化呢?马克思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

一个理想化的“人的本质”,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并由此出发用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去说明社会历史。尽管当时马克思提出问题的着眼点是具体的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的人,但是作为他的理论出发点的异化主体,却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依然是具有抽象性质的人,由于当时马克思还未发现唯物史观,因此采用异化理论和方法,也正因为如此,在写完《手稿》后不久,马克思就毅然抛弃了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思想。

总之,《手稿》从探讨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本质入手,揭示了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特征,这对于实现哲学的变革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是,《手稿》毕竟是未完成的作品,并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把对社会历史认识的出发点确定为人、人的本质,表现了它的不成熟性。不论从它的写作时间还是思想观点来看,手稿反映出了马克思思想关键性转折时期的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这也是符合认识的辩证法的。这也启示我们,只有追寻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足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原著,才能真正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伟大变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袁仁贵.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3]熊子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

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因而(劳动的)对象化也就是人的类生活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固定在劳动产品中,在劳动产品中实现着人的类生活的本质,并以此确证人的这种类生活的本质。马克思在这里是以劳动的产品来反证劳动活动,而劳动产品显然是劳动对自然物体加工的结果,这就建立起了劳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劳动的人将自己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本质通过劳动凝结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体上,使自然物体按照人的愿望而成为人的产品。通过这一劳动,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本质力量,人也获得了自然物体何以成为人的劳动产品的性质和规律。因此,这一活动就是劳动的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它对劳动的人有重要意义,人不仅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着劳动产品,还以自己的本质力量获取了对外界的认识,即一方面人改变着外部世界,另一方面,人发展着自己的能力。因此,如果说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那么,劳动或实践的实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实践概念可以说是对作为经济学概念的劳动的哲学提升,因而对劳动概念的分析就成为对实践概念说明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劳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马克思在《手稿》中,也经常将劳动和实践两个概念交替使用。既然劳动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那么实践的实质也由此被规定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如前面所论述的,劳动的(实践的)对象化是指人的本质力量在外部对象中的付出,由此改变了外部对象,或者说是创造出外部世界原本并不存在的新对象。于是,马克思得出结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在此,马克思将实践与对象化活动联系起来,把实践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实践被确定为人的本质,因而实践的实质则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马克思在《手稿》中强调,劳动是人的本质,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是异化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在《手稿》中像费尔巴哈一样也假定人有固定的本质,承认

大学出版社,1983.

[4]宋定国.人的本质的揭示和唯物史观的创立[M].南宁:广西人

民出版社,1985.

[5]王 丰.再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

研究[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61-65.

[6]戴 劲.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观论析[J].唐山师范学院

学报,2005:(7):9-12.

[7]朱宝信.人的实践本质的全面论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研究(总汇)[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4):55-57.

责任编辑:席高级

UnderstandingtheThoughtofHumanNature

inMarx′s\"EconomicsandPhilosophyManuscriptin1844\"

XIELiΟna

Abstract:\"EconomicsandPhilosophyManuscriptin1844\"holdsanimportantpositionintheMarxismformingprocess.Marxpoint2

edoutinthe Manuscript:\"acompletecharacteristicofaspecies,speciesofcharacteristicliesinthevitalactivityna2ture,andhuman’sspeciesofcharacteristicisexactlyfreeconsciouslyactivity.\"ThisisMarxaboutahuman’sessencesci2enceelaboration,regarding Manuscriptabouthuman’sessenceresearch,weshouldusethehistoricalmethodtointegratetheMarxthoughtdevelopmententireprocess,appraiseitstheorysignificanceandthehistoricalvaluecorrectly,studytheMarxismoriginalworksthoroughly,andunderstandcomprehensivelythesignificanttransformationofMarxthoughts.

Keywords:Marx; EconomicsandPhilosophyManuscriptin1844;labor;humannature

・65・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