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a 4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无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将番茄和马铃薯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成杂种植株,此过程不涉及 ... A.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灭活病毒诱导融合 C.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D.染色体数目变异 2. 右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C.丙→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 3. 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
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右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如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
种 B.曲线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变化曲
线 C.图中甲、乙曲线变化幅度不同主要取决于生物生存环境引起的变异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决定表现型的A或a基因
4.科学家为研究激素水平与水稻穗、粒发育的关系,将水稻幼穗分化及灌浆结实过程划分
为不同阶段,测定了水稻穗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生长素在Ⅰ期起促进作用而Ⅱ期表现出抑制作用,说明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Ⅲ~V期生长素含量降低有利于花粉形成,此阶段生长素含量与结实率呈正相关 C.由于脱落酸能抑制细胞的分裂,因此在Ⅲ期~Ⅳ期脱落酸含量逐渐降低 D.赤霉素含量在Ⅴ期后急剧增加,由此推测它可能与籽粒的结实密切相关
5.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 能量数值(大卡/米2·年) 摄取量(I) 同化量(A) 呼吸量(R) 生产量(P) 动物种类 收割蚁(植食) 小蜘蛛(肉食) 盐沼蝗(植食) 黄鼠(植食) 34.50 12.60 3.71 5.60 31.00 11.90 1.37 3.80 30.9 10.00 0.86 3.69 0.10 1.90 0.51 0.11 A.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 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 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最高的为初级消费者黄鼠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垃圾资源化的主要途径是卫生填埋 B. 在日常生活中,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C. 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D. 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7. aAn+、bBn+1+、cCn-、dDn+1-电子层结构相同。关于A、B、C、D四种元素叙述正确的
是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 > C B. 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 C. 单质的还原性:B > A D. 原子序数:B > A > C > D 8. 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实验目的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 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操作或现象 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 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上层清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
AgNO3溶液 D 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 Fe3+ + 3SCN-Fe(SCN)3 将1 mL KSCN溶液与1 mL 同浓度 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继续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 9.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Cl2通入Na2CO3溶液中 B. 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 NH3通入AgNO3溶液中 D. 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10.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3Y2Z(该反应放热),其中Z呈气态,且Z在平衡混
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1大于T2 B. Y一定呈气态 C.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 当n(X):n(Y):n(Z)=1:3: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11.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信息如下: 实验编号 甲 乙 c(HA)/mol·L1 -c(NaOH)/mol·L1 -反应后溶液pH pH= 9 pH=7 0.1 c1 0.1 0.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c1一定大于0.2 mol·L-1
-
B. HA的电离方程式是HAH+ + A
--
C. 甲反应后溶液中:c(Na+) > c(OH) > c(A) > c(H+)
-
D. 乙反应后溶液中:c(Na+) < c(HA) + c(A)
++++--
12. 强电解质甲、乙、丙、丁分别溶于水,电离出NH4、Ba2、Mg2、H、OH、Cl、
--
HCO3、SO42(每种溶液中溶质电离出的离子各不相同)。已知:① 甲溶液分别与其
-+-
它三种溶液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② 0.1 mol·L1乙溶液中c(H)>0.1 mol·L1;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中一定有共价化合物 B.四种物质中一定有Ba(OH)2 C.丙溶液中含有NH4+ D.丁溶液中含有HCO3-
13.治疗肿瘤的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放射线具有较强
的穿透力,以辐射到体内的肿瘤处;②在较长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的 辐射强度。表中给出的四种放射性同位素,根据上述两个条件,适合 用于治疗肿瘤的放射源是 A.钋210 B.锝99 C.钴60 D.锶90 14.已知单色光a照射一金属板时,金属板上有光电子逸出;单色光b
照射同一金属板时,金属板上没有光电子逸出。现让光束a和b
i 沿相同的方向从空气进入水中,如图所示,则可判断
A.光束a的频率小于光束b的频率 O B.光束a的折射角小于光束b的折射角
C.光束a在水中的速率大于光束b在水中的速率
空气 水
D.同时增大两束光的入射角i,光束a先发生全反射
15.如图甲所示,在材质均匀的圆形薄电阻片上,挖出一个偏心小圆孔。在彼此垂直的直径
AB和CD两端引出四个电极A、B、C、D。先后分别将A、B或C、D接在电压恒为U的电路上,如图乙和图丙所示。比较两种接法中电阻片的热功率大小,应有
D A C D C B 图甲
U 图乙
U 图丙
B A B C A D A.两种接法电阻片热功率一样大
B.接在AB两端电阻片热功率大 C.接在CD两端电阻片热功率大 D.无法比较
16.物理小组用自己设计的位移传感器来探究滑块的简谐运动,其工作原理如图(a)所示,
滑块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一起平移,利用示波器获得的U—t图像可以反映滑块M的位移x的变化情况。已知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总长为L,滑块位于O点时滑片P恰与AB的中点接触。滑块M以O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
(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幅为L。若
2O M x E 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
E示波器 示,则在图示0—t1时间内,下列说P 2法正确的是 A B A.滑块M的速度为正方向且不断O t1 (b) (a) 增大
B.滑块M的速度为负方向且不断减小 C.滑块M的加速度为正方向且不断增大 D.滑块M的加速度为负方向且不断减小
17.若某行星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其密度为ρ,万有引力常量为G。当此行星自转周期
为下列哪个值时,其赤道上的物体将要飞离行星表面
A.
t 3 GB.
GC.
3G4G D. 4318. A、B两列简谐横波均沿x轴正向传播,在某时刻的他们的波形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经过时间t(t小于A波的周期TA),这两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分别变为图丙、丁所示,则A、B两列波的波速vA、vB之比不可能是 ...
A.1∶1
B.1∶2
C.1∶3
D.3∶1
y/cm y/cm
O O 9 12 15 18 x/cm 3 6 18 x/cm 6 12
乙 甲
y/cm y/cm
O O 6 18 x/cm 12 3 6 9 12 15 18 x/cm 丙 丁
19.真空中相距为3a的两个点电荷M、N,分别固定于x轴上x1=0和
x2=3a的两点上,在它们连线上各点场强E随x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x=2a处的电势一定为零 B.点电荷M、N一定为同种电荷
O a 2a 3a x C.点电荷M、N一定为异种电荷
D.点电荷M、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2:1
20.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A、B,用轻弹簧连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
然状态,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A,则弹簧在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A.当A、B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 aB
F B.当A、B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A> aB
A B C.当A、B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 D.当A、B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A>vB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1.(18分) (1).(6分)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
受力及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装有砝码的托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后面所拖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1,托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2。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木板C必须保持水平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
纸带 C A B 图1 a 甲 乙 丙 0 图2 F
D.作a-
1图像便于行出加速度与质量关系 m1②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像,可能是图2中的图线 。(选填“甲、乙、丙”) ③图3为某次实验得到
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
2.40 2.89 3.39 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
单位:cm 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图3 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V (2).(12分)某实验小组准备探究某种元件Q的伏安特性曲线,
c 他们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b A Q ①请将图5中的实物连线按电路图补充完整。 d P ②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该元件电阻的测量值 (选填“大f 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R a e ③在电路图中闭合开关S,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无论怎
样移动变阻器滑动片,总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调为零。原因可能图4 是图4中的 (选填a、b、c、d、e、f)处接触不良。 ④实验测得表格中的7组数据。请在坐标纸上作出该元件 V A 的I-U图线。 - 3 15 - 0.6 3 Q ⑤元件Q在U=0.8V时的电阻值是
I/A 0.6 0.5 0.4 0.3 0.2 0.1 U/V 0
0.4 0.8 1.2 1.6 2.0 2.4
序号 1 2 电压/V 0.00 0.80 1.20 1.60 2.00 2.40 电流/A 0.00 0.05 0.12 0.20 0.31 0.44 0.40 图5 0.02 3 4 5 6 7
22.(16分)如图所示,一固定在地面上的金属轨道ABC,其中AB长s1=1m, BC与水平面
间的夹角为α=37°,一小物块放在A处,小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现在给小物块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3m/s。小物块经过B处时无机械能损失(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小物块第一次到达B处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在BC段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C (3)若小物块刚好能滑到C处,求BC长s2。
v37°
B A
23.(18分)如图所示,宽为L=2m、足够长的金属导轨MN和M’N’放在倾角为θ=300的斜
面上,在N和N’之间连有一个1.6Ω的电阻R。在导轨上AA’处放置一根与导轨垂直、质量为m=0.8kg的金属滑杆,导轨和滑杆的电阻均不计。用轻绳通过定滑轮将电动小车与滑杆的中点相连,绳与滑杆的连线平行于斜面,开始时小车位于滑轮的正下方水平面上的P处(小车可视为质点),滑轮离小车的高度H=4.0m。在导轨的NN’和OO’所围的区域存在一个磁感应强度B=1.0T、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此区域内滑
杆和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此区域外导轨是光滑的(取g =10m/s2)。求: 4(1)若电动小车沿水平面PS以v=1.2m/s的速度匀速前进时,滑杆经d=1m的位移由AA’滑到OO’位置,通过电阻R的电量q为多少?滑杆通过OO’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2)若滑杆运动到OO’位置时绳子突然断了,设导轨足够长,求滑杆再次经过OO’位置时,所受到的安培力大小?若滑杆继续下滑到AA’后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从断绳到滑杆回到AA’位置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Q为多少?
Bd N O M 与小车相连
H AR L θ A’N’ O’ M’
α P
v S
24.(20分)如图所示,固定的半圆形绝缘光滑轨道置于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叠加的
区域中。轨道半径为R,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电场强度为E,方向水平向左。
(1)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轨道上的C点恰好处于静止,圆弧半径OC与水平直径AD的夹角为α(sinα=0.8,cosα=0.6)。求小球所电荷量;试说明小球带何种电荷并陈述理由。
(2)如果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在圆弧轨道上运动时,对轨道的最大压力是多少?
(3) 若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圆弧轨道运动到最低点时,与另一个质量也为m且静止在O点正下方P点的不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发生碰撞,设碰撞过程历时可以忽略且无机械能损失也无电荷转移。两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没有脱离圆弧轨道。求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两小球在圆弧轨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各是多少?
B
E
A α R C O D 25.(14分) 卤化物和卤酸盐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某小组为探究其中一些盐的
性质,查阅资料并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如下:
-----
① BrO3 + 6I + 6H+ = 3I2 + Br+ 3H2O ② 2BrO3 + I2 = 2IO3 + Br2
----
③ IO3 + 5I + 6H+ = 3I2 + 3H2O ④ 2IO3 + 10Br+ 12H+ = I2 + 5Br2 + 6H2O
实验如下:
步骤 ⅰ.向盛有30 mL 0.2 mol·L-1 KI溶液的锥形瓶中依次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和足量稀硫酸,再用滴定管逐滴加入KBrO3溶液 ⅱ.继续向上述溶液中滴入KBrO3溶液 现象 随着KBrO3溶液滴入,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逐渐加深,最终保持不变 溶液的蓝色逐渐褪去 请回答:
-
(1)步骤ⅰ开始时发生的反应如资料①所示,溶液中I完全被氧化时转移 mol -
e,该反应中硫酸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
(2)上述资料中的反应 (填序号)可表示步骤ⅱ中的反应,通过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说明碘的非金属性强于溴,原因是 。
--
(3)根据资料中的反应①~④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IO3、BrO3、I2、Br2的氧化性由
强到弱的顺序是 ;KBrO3溶液与KBr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若用y表示锥形瓶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 ,用x表示所滴入KBrO3的物质的量,在下图中画出上述整个实验过程中y随x的变化曲线(要求:在图中标出终点坐标)。
26.(14分)某小组根据工业生产原理设计如下转化关系,以获取烧碱和金属钛(Ti)。
烧碱 O2 饱和食盐水 焦炭 Cl2 Ⅰ H2 甲醇 燃料电池 TiO2
Ⅱ TiCl4 CO Na /Ar 550℃ Ⅲ Ti (1)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 (填“正”或“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若消耗32 g甲醇,理论上Ⅰ中可生成NaOH ________mol。 (2)如图所示,理论上加入Ⅱ中的TiO2和焦炭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由TiCl4得到金属Ti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根据Ⅲ中合成甲醇的反应,该小组保持温度不变,在两个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T/℃ 实验编号 平衡时压强起始用量/mol 平衡时CO的放出热量P/MPa n(H2) n(CO) /kJ 转化率 Ⅰ Ⅱ 250 250 2 P1 20 40 10 20 90% c a b ① P1 4MPa(填“>”、“<”或“=”);
② 实验Ⅰ条件下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7.牙膏是由摩擦剂和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质组成。常用的摩擦剂主要有:CaCO3、Al(OH)
nH2O、Ca3(PO4)2。资料显示:Ca3(PO4)2高温不分解;Ca3(PO4)2和CaHPO43、SiO2·
不溶于水;Ca(H2PO4)2溶于水;Ca3(PO4)2 + 4H = 3Ca+ 2H2PO4。
(1)为测定某牙膏的酸碱性和摩擦剂的主要成分,甲同学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① 取一小段牙膏与一定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用pH试纸测定滤液酸碱性的方法是 (填相应操作),读出其pH接近8;
② 若向①所得不溶物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得到澄清溶液,有气体产生,则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向①所得不溶物中加入NaOH溶液,经测定,不溶物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2+
-
③ 取②中加稀盐酸后所得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观察到最终有沉淀生成,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根据上述实验,摩擦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乙同学用如下装置(已检验气密性,夹持装置略)通过测CO2的质量来计算牙膏不
溶物中CaCO3的含量。
①滴加稀盐酸之前的部分操作:……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再将盛有碱石灰的
干燥管连接在整套装置上……。按此顺序进行操作的原因是 ;
② 用上述装置重复几次实验,所测样品中CaCO3的含量均偏高,若实验过程中的操作
没有失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或 ; ③设计实验不用其他任何试剂(仪器可任选),仅用牙膏不溶物样品测定摩擦剂中CaCO3
含量的方法是 (不必填具体操作)。 CH3 S H2N CH—CH C 28.6-APA( C — N — CH CH 3 ) 是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母核,与有机物F缩合
COOH O
生成阿莫西林。某同学用对甲基苯酚为原料设计阿莫西林的合成路线如下:
(1)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
(2)①、⑤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3)D的结构简式是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反应①的目的是 。
(6)芳香族化合物G是E的同分异构体。G分子满足下列条件: a.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
b.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c.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之一的分子式是C7H8O3 。 写出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G的结构简式: 。
29.(16分)胆固醇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脂质,既可在细胞内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也可
以LDL(一种脂蛋白)的形式进入细胞后水解形成。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胆固醇的来源及调节过程。
请分析并回答:
(1)胆固醇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 ,它是构成 结构的重要成分。 (2)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 方式进入细胞,这一过程与细胞膜结构的 特点有关。
(3)从图中分析可知,细胞内过多的胆固醇可作为信息,使细胞通过① 、② 和③ 三条途径调节胆固醇的含量,这种调节机制属于 调节。
(4)姜黄素是降脂中药姜黄的提取物,科学家为研究姜黄素的降脂机理,设计实验研究姜黄素对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LDL受体的影响。
第一步:取小鼠的巨噬细胞用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液,放入CO2培养箱中,在适宜的 条件下进行增殖培养。为避免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造成危害,应 。
第二步:分别用含姜黄素浓度为0.3μg/mL 、0.6μg/mL、0.9μg/mL的培养液培养巨噬细胞,对照组则用 培养,每组5个样本,每个样本中巨噬细胞数量为5.0×105个。
第三步:培养2天后,将样本经一系列处理,再分别用仪器测定每组的光密度值(光密度值与受体数量呈正相关)。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组 实验处理 光密度值 对照组 0.3μg/mL 0.126 0.379 姜黄素浓度 0.6μg/mL 0.420 0.9μg/mL 0.992 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0.(18分)现有如下品系特征的几种果蝇,已知表中所列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
研究人员通过裂翅品系与其他品系果蝇的杂交实验,阐明了裂翅基因的遗传规律。
品系名称 裂翅 黑檀体 品系的部分性状特征 灰体、裂翅 黑檀体、直翅
野生型 灰体、直翅 请分析并回答:
(1)若要确定裂翅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可将裂翅品系与野生型进行 ,若 ,则可确定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科学家通过实验确定了裂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完成了下列实验:
由上述实验可推测出裂翅性状由 性基因控制。F1裂翅品系自交后代中,裂翅品系与野生型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 。 (3)已知黑檀体性状由3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若要对裂翅基因进行进一步的染色体定位,现选择(2)中裂翅品系与黑檀体品系进行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 。将F1中 雌蝇与黑檀体直翅雄蝇进行交配产生后代。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裂翅基因与黑檀体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后代只出现2种表现型,则说明裂翅基因在 号染色体上,且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 31.(16分)β-葡萄糖苷酶是微生物细胞分泌的一种纤维素酶,可催化纤维二糖水解为葡
萄糖。已知在β-葡萄糖苷酶的催化下七叶苷分解产生的七叶素可与柠檬酸高铁铵反应形成黑色化合物,该反应在培养基中产生的黑色圈可用来鉴定菌种。研究人员欲从土样中分离筛选出产β-葡萄糖苷酶的菌株,并对该酶的特性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 请分析并回答:
(1)富集与筛选:将适量土样放入液体培养基中,37℃摇床震荡培养。为获得单菌落,可将上述菌液经 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要想鉴定筛选的菌株,需在培养基中额外添加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结果 菌种 产酶时间(h) 黑色圈直径大小(cm) 颜色 菌种1 2.5 1.00 + + + 菌种2 5 0.90 + + 菌种3 5.5 0.75 + + 菌种4 2 1.10 + + + 菌种5 2.5 0.75 + + + 菌种6 5 0.80 +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由表中结果分析,菌种 为最适菌种,理由是 。 (2)酶学特性研究:
①酶液的粗提取:将筛选出的菌种进行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膏和蛋白胨可为菌种提
供 。培养一段时间后,要从培养液中分离得到β-葡萄糖苷酶,可采用 的方法对培养液进行处理,得到的 即为粗提取的酶液。 ②测定酶的酸碱稳定性:β-葡萄糖苷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测定 来表示。不同pH缓冲液中加入粗酶液后,在最适温度下保温1小时后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分析可知,pH范围在 时,酶的pH稳定性达80%以上,比较酸性和碱性环境对
该酶的影响可知,此酶对 环境耐受性较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