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盐酸首先与铁锈氧化铁的反应,不会生成气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盐酸反应时生成氢气与氯化亚铁,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
C、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由于在酸性环境下氢氧化铁不会存在(氢氧化铁会与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因此需要等盐酸完全反应后才会出现沉淀,观察图象一开始就出现沉淀,不符合反应事实,故C错误;
D、石灰石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主要是氧化钙质量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2.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向MnO2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
C.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
变化)
D.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故A正确;
B、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关系式为
2Al+3CuSO4=Al2SO43+3Cu54192,54份的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192份的铜,则溶液的
质量减少,反应完全,溶液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
C、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溶解,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再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
D、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开始就有沉淀生成,反应完全,沉淀的质量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D。
3.向含有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x轴表示滴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y轴表示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其中表示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o点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向含有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等盐酸完全消耗,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沉淀到达最高点说明已经反应结束。
A、a点表示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两种,不符合题意;
B、b点表示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一种,符合题意;
C、c点表示碳酸钠溶液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D、o点时,没有加入碳酸钠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和HCl,不符合题意。故选B。
4.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容器中的压强先增大;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本消耗,容器中的压强减小,且比反应前的压强要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B、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第一个过程溶剂增加的质量包括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和生成的水,增加的幅度要大;第二个过程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剂增加的质量只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
水,增加的幅度要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故选项图象错误。
D、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固体中,镁中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比氧化镁中多,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最终镁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多,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多,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向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
过量
B.相同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C. 向一定量氯化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
过量
D. 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中一份加入少
量Mn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后再与硫酸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错误;
B、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由于盐酸是足量的,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要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铁就较少,所以相同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铁生成的氢气多,水平线靠上,故选项图象正确;
C、向一定量氯化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增大,稀盐酸消耗完,溶液显中性,pH=7;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这一过程中pH=7;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D、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B。
6.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冒出大量气泡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B、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时,氯化钾能够继续溶解,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达到饱和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因此冒出大量气泡,不符合题意;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Mg、Fe,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但镁反应的时间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向含HCl、CuCl2和MgCl2的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随着pH增大,Cu2+、Mg2+依.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溶液中析出固体质量与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
是( )
A.pH小于4.2的范围内,无化学反应发生 B.a点处析出的固体是Cu(OH)2和Mg(OH)2 C.pH在6.7-8.6范围内,溶液中有3种溶质
D.若m2=2m1,则原溶液中氯化铜和氯化镁的质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含HCl、CuCl2和MgCl2的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HCl先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
H2O,CuCl2再和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NaCl,MgCl2再和Na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NaCl。 【详解】
A、 pH小于4.2的范围内,是HCl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H2O,没有固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B、a点处是CuCl2和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NaCl,析出的固体是Cu(OH)2,不符合题意;
C、 pH在6.7-8.6范围内,HCl、CuCl2已完全反应,MgCl2还未反应,所以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有3种溶质,符合题意;
D、 若m2=2m1,说明生成的Cu(OH)2和Mg(OH)2质量相等,均为m1,设原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x,氯化镁的质量为y。
CuCl2Cu(OH)2MgCl2Mg(OH)2135989558xm1ym1135x98m1x1.38m1
95y58m1y1.64m1
所以原溶液中氯化铜和氯化镁的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故选C。 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用相同质量分数和体积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相同质量分数和体积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产生的氧气速率不同,但质量应该相等;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B、开始加热后,待温度达到高锰酸钾分解时,产生氧气,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全,氧气质量不再改变;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被消耗,混合溶液pH值逐渐变大,待盐酸反应完全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显中性),溶液pH值不变,继续滴加碳酸钠(显碱性)溶液,溶液pH值增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锌的金属活泼性大于铁,则锌反应的速率快,锌先反应完全,但两者产生的氢气由稀盐酸决定,金属过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用右图能正确反映下列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x轴含义 y轴含义 坐标图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 ① 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质量 单质铜的质量 ②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质量 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 一定温度下,向某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 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钠质量 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④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时间 剩余固体中 锰元素质量
A.①②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①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那么铜的质量不断的增加,直至铁完全反应,铜的质量不再增加,关系正确;②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加入的稀盐酸的量不断的增加,即使反应完全,溶液中水的质量也不断的增加,因为盐酸中含有水,关系错误;③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会逐渐的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达到饱和状态后,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关系正确;④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锰元素只存在于固体中,故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关系错误。故选C。
10.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不正确的是( )
A.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气体至与氢氧化钙恰好
完全反应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蔗
糖晶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相同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锌的活动性强于铁,与酸反应的速率大于铁,在坐标中表现斜线越陡,故A正确; B、在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生成的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开始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无沉淀生成,故B正确; C、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pH大于7,通入二氧化碳,则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使碱性减弱,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呈中性,故C正确; D、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能继续溶解蔗糖,故溶液质量会增加,故D错误。 故选D。
11.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加入铜粉的质量/g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加入水的质量/g 生成氢气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B C D 溶液的质量/g 溶质的质量/g
A.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与锌粉接触就会反应产生氢气,横坐标表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会从原点开始。故A不符合题意;
B.B
C.C
D.D
2AgNO3CuCu(NO3)22AgB.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横坐标表示
64216加入铜粉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质量,由反应可以看出,一个铜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64)反应进入溶液中,两个银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108)会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质量会随着铜的加入而减少直到反应结束。故B不符合题意; C.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碳酸钙(相对原子质量为100)是固体,二氧化
碳(相对原子质量为44)为气体,溶液中每进入100份质量同时减少44份质量,进去的多,出来的少,所以溶液质量会增加,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钙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质量,加入碳酸钙前盐酸有一定质量,故起点在纵坐标上不为原点处。故C符合题意; D.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横坐标表示加入水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不变应该是一条直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如图表示在一定量的 AgNO3、Cu(NO3)2 混合溶液中加入 Fe 粉
B.如图表示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C.如图表示向 pH=1 的 HCl 溶液中不断滴加pH=13 的 NaOH 溶液
D.如图表示向硫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
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图中起点错误,还没有加入铁粉时,溶质有2种,加入少量铁粉时,铁与硝酸银发生反应时溶液中有3种溶质,故A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故B错误;
C、向pH=1的HCl溶液中不断加滴加pH=13的NaOH溶液,由于反应过程中有水生成,盐酸溶液也存在水,溶液的pH不会等于13,故C错误;
D、向硫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耗尽再与氯化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反应完后,不再生成沉淀,根据
BaOH2+H2SO4=BaSO4+2H2O171233 ,
BaOH2+CuCl2=CuOH2+BaCl2171【点睛】
98 可知,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钡,硫酸产生的
沉淀质量多于氯化铜产生的沉淀质量,故D正确。故选D。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二、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3.走进“化学村”。 “化学村”的布局如下:
(1)认识“居民”。
①10户“居民”中,俗称熟石灰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 ②“居民”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盐酸有5户相邻的“居民”:Fe2O3、CO、Na2CO3、NaOH、CaCO3,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2)认识“村中的路”。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是通路。例如,上图中涂成黑色实线的是一条从“Fe2O3家”到达出入口的路。请你在图中涂出一条从“CO2家”到达任一出入口的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 CO2、CO、Fe2O3 Fe2O3+3CO
2→Na2CO3→H2SO4 →出入口
高温2Fe+ 3CO2 CO CO2→Ca(OH)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氢氧化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其俗称是熟石灰;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的有CO、CO2、Fe2O3;
②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③Fe2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CO不与盐酸反应;
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NaOH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
Ca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CO2 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CO2家”到达任意出入口的路是:CO2→Ca(OH)2→Na2CO3→H2SO4 →出入口。 【点睛】
高温2Fe+3CO2。
14.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A是非金属单质,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C是氧化物,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试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 E: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E→B+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答案】CO2(2) Fe3O4 Fe3O4+4CO【解析】
试题分析:(1)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说明A的质子数也是6,所以是碳,B,C是氧化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物质,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C和E能反应说明C具有还原性,且是碳的氧化物,所以是一氧化碳,不能是二氧化碳,所以B是二氧化碳;
(2)由上面的分析可知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所以B→C可以是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方程式是:C+CO2
2CO,
3Fe+4CO2 C+CO2
2CO 化合反应
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C+E→B+D是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根据得失氧进行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所以方程式是:Fe3O4+4CO
3Fe+4CO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评:解答本题突破口是A的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说明A的质子数也是6,所以是碳,再根据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进行分析,D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E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还需要知道三大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15.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其中G为紫红色固体,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G 。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H→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u
(2)Na2CO3+H2SO4=Na2SO4+H2O+CO2↑ CuO+H2
Cu+H2O
Al+3AgNO3═Al(NO3)3+3Ag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H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则推测H为铝;根据“G为紫红色固体”,则推测G为铜;根据“B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推测B为氢氧化钙;根据“A,F均为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结合图框,则推测A,F分别为碳酸钠、硫酸铜;根据“在通常情况下,D与其他物质的状态不同,D、G、H、I均为单质”、“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Al、S、Ca、Cu、Ag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则推测C可能为稀硫酸、D为氢气、E为氧化铜、I为银,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1)根据分析,G为铜,故其化学式为Cu;
(2)A与C反应,即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 Na2SO4+H2O+CO2↑;D与E反应,即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uO+H2
Cu+H2O;H→I反应,即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铝溶液和
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3AgNO3═Al(NO3)3+3Ag。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6. 过氧化氢分解的产物与其它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A在反应①中起 作用,红色金属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蓝色沉淀属于 (填“酸”、“碱”或“盐”)。 【答案】(1)催化 Cu(2)CaO+H2O=Ca(OH)2(3)碱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可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C为水。氧气可与金属反应生成该金属元素的氧化物D,已知D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可知D为氧化铜。则红色金属为铜。硫酸铜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蓝色),所以题目中的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 (1)A应为二氧化锰,其作用为催化作用。红色金属为铜,其化学式为:Cu。
(2)反应②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属于碱类。 考点:物质的推断
17.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均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B、D、E、F、G是物质不同类别的物质,B和E反应同时有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D和E、F反应均有气体生成,G为黑色固体。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F→G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A→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2CO3 化合反应 CaCO3【解析】 【分析】
B、D、E、F、G是物质不同类别的物质,而且D能和其他的四种物质发生反应,所以D是酸,可能是盐酸或者硫酸,D和E、F反应均有气体生成,所以E、F可能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和活泼金属,G为黑色固体,常见的黑色固体有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铁粉和碳粉,又因为G和F能够相互转化,所以G是四氧化三铁,F是铁单质,铁和氧气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F是铁单质,那么E是碳酸盐或碳酸氢盐,E、F、G分别是盐、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那么B是碱,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因为B和E反应同时有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那么B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而E是碳酸铵,因为A、B、C均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且B能转化为A,A能转化为C,C能转化为B,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碳酸钙,C是氧化钙。 【详解】
(1)E的化学式为(NH4)2CO3;
(2)F→G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A→C的反应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高温CaO+CO2↑
18.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 Fe、HCl、NaOH、CaCO3 和 CuCl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1)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_____、_____反应(写化学式)。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丙与丁的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 X 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 X 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 是________(写一种)。
【答案】HCl CuCl2(不分先后) CaCO3+2HCl=CaCl2+CO2↑+H2O 复分解反应 CuO(或“Fe2O3”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分析】
甲是单质,则甲是铁,甲和乙能反应,则乙是盐酸或氯化铜,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则生成二氧化碳,则丁与戊分别是盐酸和碳酸钠的一种,则乙是氯化铜,乙和丙反应,则丙是氢氧化钠,丙和丁反应,则丁是盐酸,戊是碳酸钠。 【详解】
(1)甲是单质,则甲是铁,故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盐酸和氯化铜反应,化学式为
HCl、CuCl2。
(2)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则丁与戊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 (3)丙是氢氧化钠,丙和丁反应,则丁是盐酸,丙与丁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丁是盐酸,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 是金属氧化物,则X可以是氧化铜或氧化铁,化学式为CuO或Fe2O3。 【点睛】
甲是单质,则甲是铁,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则生成二氧化碳,则丁与戊分别是盐酸和碳酸钠的一种。
19.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下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 ,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
(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 (4)A - 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种。
【答案】生石灰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NaOH、NaOH和Ca(OH)2 7 【解析】
本题是推断题,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知识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根据图示可知,A是某元素+2价氧化物,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A可能是氧化钙,俗名是生石灰;
(2)M是一种酸,H是单质,G是氧化物,H、G都与酸反应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G是氧化铁,M是盐酸(或硫酸),已知的元素中铁有+2和+3价,对应的盐有亚铁盐和铁盐,因此H是铁,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B是氢氧化钙,E是碱,其中金属元素显+1价,氢氧化钙能转化为E,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 E可能是氢氧化钠,E能转化为D,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D可能是碳酸钠,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D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的F(盐酸或硫酸)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碳酸钠没有剩余,氢氧化钙可能剩余,因此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OH、NaOH和Ca(OH)2;
(4)氢氧化钙能转化为C,氢氧化钠能转化为C,C是盐,则C是碳酸钙。M是酸,A - H八种物质中能与能与酸发生反应的有A(氧化钙),B(氢氧化钙),C(碳酸钙),D(碳酸钠),E(氢氧化钠),H( 铁),G(氧化铁)7种
20.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请回答:
(1)甲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
(2)写出乙转化成丙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3)甲和乙的化学性质不同,写出一点 _________ .
【答案】(1)做燃料或冶炼金属等;(2):CO2+Ca(OH)2=CaCO3↓+H2O;(3)一氧化碳能够燃烧,二氧化碳不能 ,(或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没有等合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则丙可能是碳酸钙,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因此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乙和丙能够相互转化,因此丙是碳酸钙,乙是二氧化碳,则甲是一氧化碳,因此:(1)甲是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因此可以做燃料、冶炼金属等,(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也不同,如:一氧化碳能够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或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没有等合理即可)。
考点:碳和碳的氧化物
21.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六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为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色。试回答下列问题:(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上述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4)请写出E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
【答案】(1)CuO Fe (2)③ (3)CuSO4+Fe=Cu+FeSO4 (4)制农药 【解析】 【分析】
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则D为铁,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溶液呈蓝色,则E是CuSO4,Fe+CuSO4=FeSO4+Cu,F为金属单质,F是Cu。B为氧化物,B是 CuO,则C是 H2SO4。Fe+H2SO4= FeSO4+H2↑,故A是H2。
【详解】
(1)由分析知,B是 CuO,D是Fe ;
(2) ①的反应是:Fe+H2SO4= FeSO4+H2↑,属于置换反应。②的反应是H2 + CuO△ Cu + H2O ,属于置换反应。③的反应是CuO+H2SO4= CuSO4+H2O ,不属于置换反应,④的反应是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故选③;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4)CuSO4在农业上可制成农药波尔多液。
22.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能供给呼吸,B、C都是氧化物,D广泛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各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C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B物质的用途是_____(写一种)。 (3)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A→C的转化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H2O 灭火 2NaOH+CO2=Na2CO3+H2O 不一定 【解析】 【分析】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能供给呼吸,所以A是氧气,B、C都是氧化物,D广泛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所以D是氢氧化钠,B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B是二氧化碳,C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二氧化碳、氢氧化钠都会生成C,所以C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
(1)由分析可得,C物质的化学式为H2O;故填:H2O; (2)B物质是二氧化碳,其用途是灭火;故填:灭火;
(3)B与D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填:2NaOH+CO2=Na2CO3+H2O;
(4)A→C的转化可以是有机物燃烧,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故填:不一定;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