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讨欠款追诉期是三年,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具体的起算时间是不同的,追讨欠款的诉讼时效也会适用中断、中止等制度,同时法律规定最长可以是20年。
一、中断中止的情形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届满前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一定法定事由的发生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暂停计算,待中止时效的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中止仅适用于普通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而不适用于20年最长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发生一定法定事由而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待中断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诉讼时效中断仅适用于普通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而不适用于20年最长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中止与诉讼时效中断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发生诉讼时效中止的事由是由于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外的情况,而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则取决于当事人的主观意志即当事人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行为。
(2)诉讼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而诉讼时效中断则可发生在时效进行的整个期间。
(3)诉讼时效中止是时效完成的暂时障碍,中止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时效继续进行;而诉讼时效中断则是时效完成的根本性障碍,中断以前已进行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以后重新起算,故中断前后实际上是两个诉讼时效。
二、合同纠纷起诉期限
原则上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最长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根据不同情形可能会发生中止、中断的效果。受害人通过诉讼途径寻求司法救济,首要条件就是符合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诉讼时效直接关系到受害者被侵害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侵害人是否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个人借条几年有效
借条自签订至债务人履行债务完毕前均有法律效力。债务人在借条约定的还款期届满后仍未完全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在约定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借条本身的效力
借条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受《民法典》合同编的调整。
1、一般情况下,借条自成立时生效。即在债权人和债务人订立借条后即产生法律效力。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1)债务已经履行;
(2)债务相互抵销;
(3)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4)债权人免除债务;
(5)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6)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二、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
1、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即借条约定的还款期届满后,债务人仍为完全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在三年内提起诉讼,请求判决债务人还款。
2、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即,在债权到期后,若债权人向债务人提出履行债务的请求的,或债务人同意履行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有效期间重新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