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遵循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本研究拟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范畴三个视角进行论述, 并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揭示企业成长的全部逻辑。
关键词:企业成长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畴;综述
企业成长理论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由于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十分复杂,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范畴也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学者们逐步形成了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工商企业学派、内部资源论学派(资源基础学派)、现代管理学派和生态学派多个主流学派,并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研究结论。总结起来,可以将繁多的西方企业成长理论大致划分为前现代企业成长理论和现代企业成长理论两大理论板块。前现代企业成长理论主要包括斯密的分工理论、马歇尔对企业成长规律的阐述、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等。现代企业成长理论主要包括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彭罗斯的企业成长论、钱德勒的现代工商企业成长论、制度变迁理论的企业成长论、纳尔逊和温特的经济变迁演化理论、资源基础企业理论的企业成长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企业成长论等(梳理结果详见表1)。
表1 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学派
理论派系 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代表学者 斯密、马歇尔、斯蒂格勒 理论要点 因素 用分工的演进、生产率的提高来解释企业成长,认为企业成长的动因是外生的,企业不能通过行动影响自身的成长。 外生因素 范畴 经济学 方法 把企业视为一种分工组织 对象 工厂 视角 规模视角 该思想是研究企业成长问题的理论源泉,为企业成长理论孕育和萌芽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规模调整理论 Marten Coos、将企业仅仅看作一个生产函数,作为一般均衡理论的一个组外生因素 经济学 从技术角度研究企业,企业内部的各种差别均被抽象化 企业 规模视角 拓展了斯密的观点,但仍是在寻求静态中的最优企业规模,并且抹杀了企业的管理功能。 影响研究 研究 研究研究 评述 S. Makino、Nixon 件,企业内部的复杂安排均被抽象掉,“代表性企业”排除了实际企业之间的各种差别。企业成长的基本因素均是外生的,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调整产量达到最优规模的过程( 或从非最优规模走向最优规模的过程)。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科斯、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科层控制和最优规模模型、合同的不完备性、所格罗斯曼和哈特 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 外生因素 经济学 将企业作为一个契约的集合,或将企业作为市场失败的替代品 企业 制度视角 局限性是过度强调企业的交易性,而对企业的生产功能没有太多关注。 波特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Potter 认为竞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的竞争优势是推动企业成长的主导力量,而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推行的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 外生因素 经济学 企业 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产业结构的规范分析方法,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在产业的竞争结构。 Penrose的企业成长论 Penrose 1.企业追求成长经济:对相对未充分利用的资源的继续利用。企业的成长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2.企业的人力资源既是企业扩张的引致性因素又是限制性因素;3. 彭罗斯效应。 内生因素 管理学 建立了一个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的模型 单个企业 资源、引进企业管理功能,使企业能力视角 成长能力和资源理论的观点趋于成熟。同时强调知识的重要性,提出新知识对促进机制和企业知识积累机制的重要作用。不过忽视了外因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管理者理论的企业成长论 鲍莫尔、威廉姆森、马里斯 认为企业成长的动力是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成长速度最大化追求所推动,把追求企业成长作为企业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探讨决定企业成长的因素以及实现稳定增长的条件。主要包括鲍莫尔的销售收益最大化模型,威廉姆森的管理者效用函数模型和马里斯的企业成长模型。 制度变迁理论的企业成长论 钱德勒(Chandler) 理论 新的途径,并开始尝试剖析人与人的契约关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演化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纳尔逊和温特 把企业改变惯例的应变行为称为企业的成长,他们认为企业成长是基于惯例的,企业成长需要企业惯例的支持。企业是内生因素 管理学 每个企业的惯例可以被看成企业 知识、提出了企业现有惯例或知能力识基础决定了企业成长的工商企业成长研究企业成长问题提供了钱德勒通过对企业成长路径的经验研究,发现管理层级制是现代工商企业的一个显 著特征 内生因素 管理学 从历史和宏观角度探讨了制度变迁的现代工商企业 制度视角 在许多学者不愿去考察工商企业的成长的背景下钱德勒的贡献是卓越的,其为内生因素 管理学 经理式企业 使企业成长与公司治理结构联系起来,使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与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更加吻合。 论 生产性知识和能力积累的载体,对未来的把握取决于特定企业的知识积累状况。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拥有的知识是不完全的,只是特定时间内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决策规则的生产者。 是企业知识和经验的载体 视角 方向和模式,同时也决定了企业之间竞争性行为的结果。 资源基础企业理论的企业成长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企业成长论 德姆塞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 认为企业的成长是内生性的,企业内部的资源、知识和能力决定了企业成长的方向和模式。 内生因素 管理学 企业 资源、从企业内部资源角度讨论能力视角 企业的内生成长。建立起来界定多元化程度的边界。 Lucy Firth 、 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内部学习机制,内生David Mellor 企业内部的学习和发展机制是企业长期进步和发展的基础结构。 因素 管理学 企业 资源、论证了学习是有目的的,通能力视角 过适应环境、自我调整而获得生存与发展,是企业组织生命体的基本机制。 组织生态学的企业成长论 Hannan、 Freeman 用达尔文主义来研究生存在竞争世界中的企业,认为环境因素将决定企业的生存、成长或死亡。 外生因素 生物学 将企业类比于生物体 企业 生命体视角 把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来看,这较之于传统理论在探索企业成长方面颇具创新性和解释力。 一、 基于研究对象的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一)根据企业规模大小的吉布莱特定律:
罗伯特·吉布莱特(Robert Gibrat)是法国学者,他于1931年出版的《非均衡经济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企业规模和产业结构之间运行关系的模型。他认为,一个企业的规模在每个时期预期的增长值与该企业当前的规模是成比例的。换句话说,就是同一行业中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在相同的一定时期内,其规模变动(成长)的概率是相同的,即企业的成长率(Rate of growth)是独立于其规模的变量。举一个例,同一产业中一个资产总额为2亿元和100万元的企业,在同一个时期内规模扩大两倍的概率是相同的。这就是吉布莱特定律(或法则)(Gibrat’ Law),他本人称之为比例效应定律(The Law of Proportional Effect)。
吉布莱特定律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1)企业的成长是个随机过程,即影响企业成长有诸多因素,难以对其准确预测;(2)不同规模的企业,其成长率并不因为各自的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这样一句简短的语句,看似只是对企业规模的分布进行直观的描述,实则有其深刻的内涵。西蒙和波尼尼(H.A.SimonandC.P.Bonini,1958)等对企业规模与成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在众多的产业部门中,企业规模的分布形态是J型的,即只有少数几家大企业,而存在大量的小企业;(2)企业成长符合吉布莱特定律,即大小企业之间的成长率没有差别;(3)吉布莱特定律应该以单位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为假设前提,而不是通常的U型成本曲线,即不存在规模经济。当然,在西蒙的模型中认为企业存在着一个最小有效规模(Minimum efficient size),超过这一规模水平才具有不变的单位成本。上述第一点符合经验观测结果,第二点也是其通过实证统计所得。而第三点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企业的单位成本随规模增大而上升,即存在规模不经济,则天企业的边际收益会降低,成长率也会小于小企业;如果存在规模经济,则小企业的边际收益必定趋减,成长率降低。这样,对于它来讲,要么努力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要么就只有退出行业或被大企业兼并。而如果单位成本相同,就没有理由怀疑不同规模企业的成长率是相同的。而史蒂芬·海默等(Stephen Hymerete·,1962)通过对美国1000家制造业企业1946一扮55年规模与成长率的研究则认为,大小企业的规模分布与吉布莱特定律一致,但大企业成长率的标准差则呈减小的趋势,这就否定了西蒙的成本不变的假定,说明对于企业成长,还有更为复杂的制约因素。
(二)根据企业经营形态的民营企业研究理论
关于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现有研究因分析角度的不同而呈现多元化,如从民营企业功能本身、民营企业家能力和特质、产业集群、民营企业内外环境等角度探讨中国民营企业的成长问题。关注企业功能本身来研究民营企业发展的学者主要从创新、企业制度、组织管理、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角度切入。 刘刚(2003)通过建立一个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主导逻辑的演进框架解释了企业成长之谜, 强调民营企业获得持续成长的根本途径是持续创新及其创新性竞争战略。 曹建海、黄群慧(2004)认为企业制度转型和管理模式创新对中国现阶段民营企业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并提出了民营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三维成长管理模型(包括成长方向、速度和动力)。 辛杰、徐波(2005)认为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使得民营企业需要建立战略柔性体系,形成战略联盟,以保证持久竞争力。郑修敏、许晓明(2009)也从企业本身出发,总结了导致中国民营企业失败的八个原因, 包括并购失败、片面追求规模与速度、盲目多元化、缺乏核心竞争力、管理者素质低下、缺乏战略管理理念、家族制,依靠投机。
还有很多学者从民营企业家个人特质来研究民营企业成功或失败问题。 刘思聪(2003)总结出成功民营企业的企业家一般具有持久专一的目标、强烈的成就感、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遵纪守法、科学决策能力等十个性格特点。 张书军(2003) 从内部资源组织能力、外部资源动员能力、企业家学习能力三个角度分析了企业家能力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 邬爱其、贾生华、陈宏辉(2003)指出企业家主导下的组织认知一致性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中国民营家族企业要实现持续成长,必须突破管理资源的瓶颈和根据企业家能力特质进行组织演替。 阮兢青、陈文标(2008)还根据企业家资本中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不同优势组合,提出了民营企业的四种成长模式(渐进型、阶梯型、跳跃型、无所作为型)。 张小蒂、李晓钟(2008)从“创新”内涵视角探讨了民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殊性, 认为民营企业家通过组织一揽子投入要素及致力于技术创新对民营企业成长、国民经济增长都极为重要。 虽然企业家特质和能力对企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领导特质理论的有效性已经被证明是有限的, 不具有普遍性(Schneider,1983)。
此外, 中国沿海地区遍地开花的产业集群现实,加上相关集群理论研究的
深入,很多学者也从集群角度探究民营企业发展问题, 认为集群内各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知识外溢和共享等优势提升了集群及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符正平(2003)从技术创新 、品牌营销与组织学习三个方面分析了企业集群的成长转型过程, 并强调现代管理手段对企业集群成长的重要性。 企业集群是中国民营企业最重要的成长方式, 在坚持这一观念下,程学童、王祖强、李涛(2005)集中研究了集群式民营企业的内部制度、 机制和发展所需的外部环境, 揭示了集群式民营企业所特有的成长路径(如市场拉动型、产业分工型、企业孵化型、国外移植型等)。 陈荣仲、祝建军、蒲云(2005)也提出了在产业集群中构建知识管理系统, 可以有效地保证产业群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集群作为民营企业生存和成长的中观背景环境, 能够影响民营企业发展, 但民营企业的持续性成长终究来自企业内部,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从民营企业内外两方面研究其成长问题。
二、 基于研究方法的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关于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的研究基础,由此可以分为资源基础论、能力基础论、现代企业理论和演化学派,具体理论成果如下:
资源基础论:
企业成长理论的鼻祖是英国人彭罗斯(Edith. T. Penrose), 她于1959年发表的《企业成长理论》一书, 首创从企业内部来解释企业的成长, 从而成为企业成长理论的开山之作。在彭罗斯看来,企业无非是建立在管理性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体,其功能则是/获取和组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以赢利性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企业的成长则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0(Penrose,1997)。以温特、纳尔逊(Nelson & W inter,1982)[11]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演进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核心概念——惯例,认为资源、能力、知识在组织的分工协作中表现为具体的惯例,是构成了企业组织成员决策活动的前提,是推动企业成长演化的关键因素。
沃勒菲尔特(Wernerfel, t 1984)进一步发展了彭罗斯的理论,提出企业以及企业的战略优势都建立在、而且应该建立在他所拥有的一系列特殊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上,企业的可持续成长需要打破利用现有资源与开发新资源之间的平
衡。科利斯和蒙哥马利(Collis &Montgomery, 1995)[12]认为,如果企业掌握着有价值的资源,就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或成本更低地实现成长。资源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巴尼(Barney, 1995)则归纳出这种有价值的资源的三个特点:价值、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资源学派的最新发展主要体现在资源的动态演变特征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赫尔法特和皮特拉夫(Helfat & Peter-a,f 2003)提出了动态资源论,认为企业所拥有资源的异质性和动态特征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的根本因素。
能力基础论:
能力基础论强调分析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认为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其涵义可以理解为: (1)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知识; (2)核心竞争力是多因素的混合体,它是技术、治理机制(governance mechanism)和集体学习(collective learning)的结合; (3)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不是某一单个技术和技能。K. Laursen等(1999)从人力资本、企业及产业层面对知识结构和知识流进行了分析,将知识结构纳入企业成长模型,并将企业成长视为企业雇用、培育、激励员工的能力得到增强的过程。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突出了一般人力资本和特殊人力资本对促进企业成长的意义,尽管其不够完善,但是为未来实证研究提供了可以验证的假设,更重要的是,从企业的知识结构层面解释企业成长规律、部门权力安排等对企业成长产生很大影响的原因,在研究视角上作了新的尝试。MichaelHitt(2000)研究市场竞争中的不确定性正在不断改变着竞争基础,技术学习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E. S. Smith等(2001)认为组织学习是通过经营管理知识资产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组织学习无论在个体层面还是集体层面,都可能在被动定位和主动定位之间变动。运用其主动被动结构框架发现,在组织学习和企业绩效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GerryM. M等(2002)以美国三个城市的76家银行高层管理人员为样本,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探讨产业竞争结构,用分层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在竞争中体现出的高管人员知识结构的复杂性,结果表明,战略群体认知的复杂性和企业绩效关系显著,高管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和了解外部环境及竞争对手的策略影响企业绩效。Q.T.M.等(2004)认为高科技企业通过模仿与改进现有技术而不断满足迅速创新的需要,企业可以利用技术转化¹,带来新的收入来源并加速整个产业的改革。Jack A. N(2004)以复杂问题对企业决策选择
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包含知识和资本两种要素的企业成长路径的选择,认为企业根据搜索选择方式的成本-收益比较可以得到最优策略[23]。Hayton. J.C(2005)实证研究发现企业高管人力资本和组织名誉对企业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认为智力资本(IC)是形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和技术发展的潜在源泉。我国学者邢建国(2003)提出以不断变革与创新能力为依托,强调核心能力的自我超越和保持创新个性,实现代际推进的企业持续成长。郑建伟(2004)基于集体效率的企业族群能力理论,提出基于知识的企业族群能力,通过分析集体效率、社会资本和空间距离对企业族群成长的影响,得到结论:更高的集体效率、更大的关联强度、更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空间接近程度,导致企业族群知识的生产、获取和利用更有效率,加速企业族群知识积累,提高族群的成长能力可以形成企业族群独特的竞争优势。陶长琪(2003)在不完全信息下对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动态行为进行博弈分析,认为企业经营者可通过满足一定的条件来实现自己的有利战略。陶长琪等(2008)首次运用新增长理论,从人力资本单个维度和多个维度构建了IT企业成长的模型,并以我国IT上市公司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人力资本及其溢出对促进IT企业保持持续增长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现代企业理论:
1.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彭罗斯对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企业是“建立在一个行政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其功能是“获取和组织人力与非人力资源的赢利性,并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第二,由于资源本身的不可分割性、资源间的不平衡性、理性和能力的有限性,企业因此总是存在未利用的资源。企业的成长便是不断地挖掘、利用资源的无限过程;第三,企业成长不仅仅指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内部经济性的积累,规模经济只是成长经济的一种副产品。第四,企业扩张的方向必须从“继承的(inherited)”资源,即以前获取的资源,和从市场上新获取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来理解。
2. 爱迪斯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爱迪斯认为企企业可分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老化阶段。成长阶段包括企业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再生与成熟阶段包括青春期、盛年期;老化与消亡阶段包括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爱迪斯认为,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会面对不同的问题,企业必须克服这些问题才
能顺利成长。
演化学派:
反对正统微观经济理论不符合现实的最大化的假设和思想。认为企业成长的轨迹类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演化过程。企业通过组织惯例、搜寻和选择环境促使企业成长。
三、 基于研究范畴的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对企业成长性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而且是见于经济学领域,但是经济学领域并没有对企业成长性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企业成长只是依附于其他研究之上的零星观点,由于时间较短,“派别林立”,理论不够成熟,国内外对企业成长的研究范畴都还只限于理论分析方面,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指导实践的实例,而理论分析方面又主要在于企业成长规律和宏、微观机制上。
国外的学者比国内的学者更重视对企业成长一般规律的研究(国外59%,国内47%)。国外学者的研究涉及到企业边界的演化、理论验证、企业内部资源的演化、提升资源观的理论含义、潘罗斯对资源观的贡献等领域中的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涉及到企业的生命周期、企业的持续成长、企业生命体的健康等领域中的问题。国外学者的研究把握企业成长理论的核心内容,而国内学者的研究领域主要在企业成长的分支理论,尚停留在学科的边缘。国内学者比国外学者更重视对企业成长的宏观机制的研究(国内27%,国外12%)。国内学者的研究涉及到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社会信任、社会关系网络等领域。国外学者的研究涉及国家的影响、过渡公共政策环境、宏观经济波动等领域。国外学者关注的宏观环境比国内关注的更宏观。国内学者和国外学者对企业成长微观机制的重视程度基本相似(国内27%,国外29%)。国内学者的研究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经营者选用、外源融资、企业战略管理、管理文化、治理结构等领域。国外学者的研究涉及到企业家战略、人力资本投资战略、管理决策、资金、人力资源、继任管理等领域。总之,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应关注企业成长宏观机制、企业成长的微观机制。国内学者今后应更关注对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加强对企业成长理论核心内容的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