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的相关词语是:魏魏、赫赫魏魏、魏徵。
魏徵的拼音是:wèi zhǐ。词语解释是:⒈ 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钜鹿(今河北巨鹿西北)人,后移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隋末参加瓦岗军,后又被窦建德重用。入唐后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太宗即位后,被破格提拔为谏议大夫,参预朝廷大事。先后上谏二百多次,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⒈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钜鹿(今河北巨鹿西北)人,后移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隋末参加瓦岗军,后又被窦建德重用。入唐后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太宗即位后,被破格提拔为谏议大夫,参预朝廷大事。先后上谏二百多次,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网友释义是: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下曲阳县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徵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并说服李密旧部李勣献地归唐。后授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玄武门之变后,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初授谏议大夫,奉命安抚河北的前太子、齐王旧部。贞观元年(627年),升授尚书左丞。贞观三年(629年),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贞观七年(633年),改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他多次直言进谏,推行王道。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其他释义是:魏徵(580-643):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钜鹿(今河北巨鹿西北)人,后移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隋末参加瓦岗军,后又被窦建德重用。入唐后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太宗即位后,被破格提拔为谏议大夫,参预朝廷大事。先后上谏二百多次,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
魏徵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魏徵详细内容】
⒈ 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钜鹿(今河北巨鹿西北)人,后移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隋末参加瓦岗军,后又被窦建德重用。入唐后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太宗即位后,被破格提拔为谏议大夫,参预朝廷大事。先后上谏二百多次,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⒈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钜鹿(今河北巨鹿西北)人,后移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隋末参加瓦岗军,后又被窦建德重用。入唐后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太宗即位后,被破格提拔为谏议大夫,参预朝廷大事。先后上谏二百多次,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
二、网友释义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下曲阳县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徵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并说服李密旧部李勣献地归唐。后授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玄武门之变后,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初授谏议大夫,奉命安抚河北的前太子、齐王旧部。贞观元年(627年),升授尚书左丞。贞观三年(629年),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贞观七年(633年),改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他多次直言进谏,推行王道。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
三、国语辞典
⒈ 人名。(西元580~643)字玄成,唐曲城(今山东省掖县)人。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谏诤剀切,累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后总修周、隋等史,多所损益,时称良史。以疾卒于官,谥文贞。魏征[wèizhēng]⒈人名。(西元580~643)字玄成,唐曲城(今山东省掖县)人。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谏诤剀切,累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后总修周、隋等史,多所损益,时称良史。以疾卒于官,谥文贞。英语WeiZheng(580-643),Tangpoliticianandhistorian,notoriousasacritic,editorofHistoryoftheSuiDynasty隋書|隋书德语WeiZheng(Eig,Pers,580-643)法语WeiZheng
四、其他释义
魏徵(580-643):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钜鹿(今河北巨鹿西北)人,后移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隋末参加瓦岗军,后又被窦建德重用。入唐后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太宗即位后,被破格提拔为谏议大夫,参预朝廷大事。先后上谏二百多次,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
五、关于魏徵的成语
六、关于魏徵的诗词
<<《魏徵·东宫无德倚仪刑》>> <<《西江月读通鉴唐太宗掊魏徵碑,有感而作》>> <<《望送魏徵葬》>> <<《赐魏徵诗》>> <<《赐魏徵诗》>> <<《魏徵·健儿摇足据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