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主要症状就是头晕炫目了,其导致这样情况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食物摄入不足。那么在进行低血糖的治疗时,还需要从饮食上着手,你知道低血糖的治疗方法吗?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低血糖呢?本文今天就讲解关于低血糖的疾病常识。
低血糖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不可盲目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这样效果才会更加有效。
发生低血糖时应该怎么办
1、酒精性低血糖症
对于酒精性低血糖症的治疗,首先要严禁酗酒。之后如果静滴葡萄糖液后尚未能迅速恢复者,可加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静滴。
2、反应性低血糖症
治疗反应性低血糖症,我们要选择含低碳水化合物及高蛋白的食物,并注意少量多餐的进食方法;果胶可减轻胃手术后反应性低血糖。可用普鲁本辛15mg,3/d口服。
3、胰岛素瘤
据相关的专家介绍,对于胰岛素瘤性的低血糖症,外科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无法手术的一些癌肿患者来说,可选择化疗,但疗效并不理想。
4、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如果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低血糖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疗,常用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点滴,能快速有效地恢复正常血糖水平。
急救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声速补充葡萄糖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及时补糖将使症状完全缓解;而延误治疗则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
因此,应强调在低血糖发作的当时,立即给予任何含糖较高的物质,如饼干、果汁等。重症者应注意误使食物吸入肺中呛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2.可以自己进食的低血糖患者们,饮食应该遵循低糖,高蛋白,高脂肪,少食多餐的原则,必要的时候,在午夜可以加饮一次含糖的饮料。
3.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用和有效的方法。若病情不严重,尚未造成严重脑功能损害,则症状可迅速缓解,神志可立即清醒。
低血糖的发病原因
1、胰岛素用量过多或病情好转后未及时减胰岛素。
2、由于开会、外出参观、长期不吃早餐、收工较晚等原因使进食或加餐较平常时间推迟。
3、活动量明显增加未相应加餐或减少胰岛素用量。
4、进食量减少,没及时相应减少胰岛素。
5、注射混合胰岛素的比例不当PZI比RI多1~2倍且用量较大,常常白天尿糖多而夜间低血糖。
6、在胰岛素作用达到高峰之前没有按时进食或加餐。
7、情绪从一直比较紧张转为轻松愉快时。
8、出现酮症后,胰岛素量增加,而进食量减少。
如何预防低血糖
生活规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
合理使用胰岛素
胰岛素根据其作用时间长短,分为长效、中效和短效。胰岛素剂量最好请医生根据病情、食量协助合理调整。除剂量外,还要注意作用时间。使用普通胰岛素,应在进食前15分钟用药,但最早不能超过食前30分钟,否则可能发生低血糖。
注意饮食
要与胰岛素的作用相呼应,特别注意观察尿糖变化,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刻以前,及时加餐。
适宜的运动
积极的参加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增强抵抗力。
低血糖怎么饮食
低血糖适宜吃哪些食物
1.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样的饮食原则,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生乳酪。
2.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也町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
饮食原则
1.少量多餐
一天吃5-6餐。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点心,这对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有所帮助。
2.饮食应该力求均衡
每餐主食不超过75克,包括面食和谷类等。每餐主食分配均匀,并配有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
每天蛋白质摄入100-150克。蛋白质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较缓慢,因此有利于防止低血糖的出现。每日可给予100克~150克蛋白质。
3.增加高纤维饮食
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
尽量少吃精制及加工产品,例如精米精面、白面包、蛋糕等。吃新鲜苹果取代果汁,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
4.限制糖类摄取量
如果有糖尿病的话,则应避免吃太多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比如西瓜、荔枝、龙眼等。
5.随身携带点心
有低血糖病史的人应当在活动量增加时,及时少量加餐,外出办事要注意按时吃饭,如果能预见到无法按时吃饭,则应事先吃点东西。
随身携带一些升血糖最快的食物,比如各种含糖饮料和点心,如可乐、雪碧、果汁、饼干、糖果等,尤其是糖果,含糖量高,吸收快。
结语:以上这些就是如何预防低血糖以及治疗低血糖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面对疾病更好的方法就是预防,做好预防的工作,在饮食上也要遵循合理的搭配,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