捺钵的成语有:按捺不下,不齿于人,沿门持钵。
捺钵的成语有:不名一钱,按捺不下,不齿于人。2:注音是、ㄋㄚˋㄅㄛ。3:结构是、捺(左右结构)钵(左右结构)。4:拼音是、nà bō。
捺钵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契丹语。相当于汉语的"行在"。辽主的行营。
二、引证解释
⒈契丹语。相当于汉语的“行在”。辽主的行营。引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六:“北人谓住坐处曰捺鉢……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宋王易《重编燕北录》:“所谓捺鉢者,戎主所至处也。”《辽史·营卫志中》:“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嵗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鉢。”《辽诗纪事·懿德皇后》引《回心院》诗注:“君臣尚猎,故有四时捺鉢。”
三、网络解释
捺钵“捺钵”是契丹语的译音,契丹语词,意为辽帝的行营。自辽代以来,“捺钵”一词由行宫、行营、行帐的本义被引申来指称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即所谓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合称“四时捺钵”。作为一种活动习俗,是指辽帝在一年之中所从事的与契丹游牧习俗相关的营地迁徙和游牧射猎等活动。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因此,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称四时捺钵。辽代不同时期四时捺钵的地区也有所变化和不同。
关于捺钵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