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21: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21:35
衬托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主要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类型。正衬是通过类似的事物来增强描绘对象的特征,如通过"高的"来突出"更高的","好的"来强调"更好的"。例如,在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形象,恰恰烘托出汪伦深情厚谊的无以伦比,即"桃花潭水深,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就是正衬的巧妙运用。
相反,反衬则是通过相反或相异的事物来对比和突出描绘对象。比如,描述一个人年纪虽小,但胸怀宽广,通过"年纪小"与"器量大"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强化了人物的特质,如"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
在高尔基的《海燕》中,作者通过海鸥在大海上飞窜,雷声的轰鸣让海鸭惊恐,企鹅躲藏在悬崖下的场景,与海燕的"勇敢、自由自在"形成鲜明反衬,以此突出海燕在恶劣环境下的英勇和无畏,"海鸥与海鸭的胆怯,企鹅的躲藏,都在反衬海燕的高傲与坚韧"。
无论是正衬还是反衬,都是作者通过巧妙的对比,让描绘的对象更加生动、鲜明,为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扩展资料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俗语说:「牡丹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用甲事物 (宾) 配衬乙事物 (主) ,就是衬托。 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