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为什么说同行前辈和郭德纲都是受害者?_百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3小时前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小时前

无知者比博学者更容易相信自己正确。”—— 查尔斯·达尔文“无知者无畏”这句话不仅在国内流行,在国外也有所耳闻。这句看似通俗的语句,在心理学上有着对应的术语:达克效应。“达克效应”即邓宁-克鲁格效应,指的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中得出错误的结论,这些人不仅意识不到自己的能力不足,还会自我陶醉,高估自己的能力,同时无法客观评价他人。
让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达克效应”典型的几个特征:1、能力不足2、自我感觉良好3、主观臆断4、难以自知。
读者可能会问,“达克效应”究竟普遍存在于哪些人群中?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它可能普遍存在于所有人之中,因为每个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都可能出现自我高估的现象,这当然是理论上的绝对情况。相对而言,“达克效应”在粉丝圈和网络评论区更为常见,两者之间也有所交集。
接下来,让我们以熟悉的相声界为例,探讨一下其中的“达克效应”。首先,我们来看一张截图,其中的评论就体现了“达克效应”。这里就不一一列举类似例子了。在相声界,这样的评论比比皆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指责相声行业的一些名家,将他们的形象妖魔化。例如,一些人经常批评姜昆不会说相声,甚至危言耸听地说姜昆将相声带向灭亡,还传播“姜昆打压同行和取缔小剧场”的谣言。事实上,这些人往往对姜昆了解甚少,甚至没有听过姜昆的相声。举个例子,郭德纲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对姜昆表示敬意,可见姜昆的相声水平。
2、无视相声前辈对行业的重大贡献和艺术成就。有些人试图抹杀侯宝林、马季等相声大师的成就,只关注他们的花边新闻,却对他们为相声艺术所做的贡献一无所知。这种现象不仅限于这两位大师,其他相声前辈也是如此。例如,将相声带回小剧场的于宝林先生,他的贡献却被许多人忽视。
3、盲目吹捧相声行业的某些明星,将他们捧上神坛。例如,郭德纲确实是相声界的重要人物,但他的相声功底有短板,近年来水平也有下滑的趋势。盲目吹捧对郭德纲本人和相声行业并无益处。
4、沉浸在自我营造或他人渲染的不真实氛围中难以自拔。例如,有些言论称“没有郭德纲,相声就会消失”,这种观点忽略了相声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历史的延续性。相声的魅力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存在或消失而改变。
这种“达克效应”式的言论,不仅对相声前辈和同行造成伤害,对郭德纲本人也是一种困扰。归根结底,相声界出现“达克效应”的原因,在于许多观众喜欢的不是相声本身,而是明星。真正喜欢相声的观众会去研究相声,了解其历史和现状,知道前辈们的不易和贡献。而只喜欢明星的观众,他们对相声历史一无所知,不了解前辈们,更不懂相声艺术的真正魅力,只会制造不和谐的声音。如果你是这样的观众,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态度。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