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1: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1:45
许多教师对校本课程抱有神秘感,实际上,校本课程并不陌生,许多学校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如研究型课程、体育选修课(如乒乓球、篮球)、以及我校的外籍口语课,都是其具体体现。校本课程是开放且多元的,它融入了学校日常课程之中,不神秘,也不遥不可及。
随着中考试题向能力化、素质化转变,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恰好与之契合,旨在挖掘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升综合素质。实际上,开发校本课程有助于提高升学率,而非阻碍。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把升学率视为素质教育成果的自然结果,而非单一追求目标。
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还能够通过实践提升自我,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研究者。他们需要具备课程意识,理解课程制度观,即接受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认识到课程的价值在于增进学生的幸福,而非单一的升学追求。
课程类型观上,三级课程的实施使学校课程结构更为丰富,教师可以开发和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这为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而在课程开发观上,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他们的角色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单一的教授者转变为参与到课程设计和研究中的行动研究者。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