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石邮傩舞石邮傩舞 · 起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2:4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4:12

追溯历史,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傩”活动最早可追溯至商代。殷墟甲骨卜辞中的“寇”字描绘了在室内以殳击鬼的场景,而《论语》、《吕氏春秋》、《周礼》等文献中也有关于“傩”祭舞蹈的记载。《后汉书·礼仪志》详细记述了当时的傩仪。汉代张衡的《东京赋》更是描绘了当时的傩舞情形。自汉至唐,傩舞一直是驱疫鬼的祭祀舞蹈,到了宋代,傩舞增加了娱乐性,逐渐向戏剧化发展。南丰的傩舞因其动作简朴、刚劲而保存了许多原始风格,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

南丰的傩舞历史悠久,自汉代开始。据记载,汉代吴芮将军封军山王者,曾对丰人说,此地不久将有刀兵,是因为军峰耸峙,煞气所钟。为了安抚乡民,必须遵循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同时,《周礼·夏官》中提到方相氏掌傩神,熊皮四目,执盾,以除疫。这表明当时“傩”是为了驱除妖邪、消除瘟疫而舞的仪式。

唐朝沿袭汉代的制度,宫廷傩祭的规模更大。唐玄宗颁布的《开元礼》对州县傩仪作了具体规定。随着人口迁徙,傩舞在南丰得以发展。据记载,唐末,余氏从饶州迁来南丰,随请清源妙道真君神迁金砂,立庙奉祀,岁时香火,遗其制曰'驱傩'。率弟子十余人,蒙熊戎,饰朱衣朱裳,扬盾执戈,以祓除不祥,这就是余氏世代习有傩的由来。

自唐以后,傩仪中出现了判官、钟馗、小妹、土地、灶神等新角色,娱乐成分逐渐增加。宋末元初,南丰人刘镗写《观傩》诗,详细描绘了当时傩舞剧在南丰演出的情况。明朝,民间傩舞十分活跃。石邮吴氏重修族谱中记载,宣德年间(1426-1435),县民吴潮宗在石邮建立傩庙,组织傩班,并一直活动至今。明正德十一年(1516)的《建昌府志》中提到,腊月时,儿童们带面具在市中戏舞,类似于古代的傩礼。此时,傩舞已超越了“索室驱疫”的范畴,形成了集娱乐和祭祀为一体的民间舞蹈。

清以后,南丰傩舞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将戏剧表演和武术动作融入傩舞中,也从传奇小说、神话故事及民间传说中汲取内容创作新节目。南丰傩舞自汉代传承至今,历经唐、宋、元、明、清,一直盛行不衰。

建国后,通过多次挖掘、整理、研究、创新,古老的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1959年,新编的傩舞《蜜桔大王》参加了江西省第二届农村文艺观摩汇演,展现了南丰傩舞的风采。然而,在“文化大”期间,傩面具、服装、道具被视为“四旧”,全部被烧毁,傩舞活动被迫停止。随着时代的变迁,南丰傩舞正逐渐复苏,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