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腐烂病病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09: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07:15
泡桐腐烂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名为Valsa paulowniae Miyabe et Hemmi的真菌。这种病原菌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其外子座中可见扁圆形的分生孢子器,单腔且器壁有皱褶,直径范围为687~2500μm,高度在950~1200μm之间,颈*度为625~725μm。分生孢子器的颈部周围有发达的菌丝体,壁厚为45~75μm,内壁密集排列着分生孢子梗,呈2~3次轮生和对生分枝。分生孢子本身为单胞,无色,形状像香蕉,大小在4.9~6.3μm×1.4μm之间。在孢子发芽前,它们会膨胀成椭圆形或卵圆形,尺寸为10.2~15.0μm×6.8~7.7μm。
内子座则聚集了20~30个子囊壳,多时可达40多个,直径在2~5mm之间。子囊壳基部近似球形,直径217~670μm,壁厚35~50μm,颈*度为832~1332μm。子囊壳内部密集分布着子囊,子囊呈棒状,大小为43.8~62.5μm×8.5~10.2μm,每个子囊内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同样为单胞,无色,形状类似腊肠,大小为10.0~16.8μm×2.5~3.1μm。在发芽前,它们呈长圆柱形,长度为17.0~28.9μm×6.8~10.2μm。
在培养基PDA上(20~25℃)的初期,菌落表现为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为淡*,菌落形态紧密,类似毛毡。在不同温度下培养五天,菌落直径的变化显示出其对温度的敏感性。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其中麦芽糖和蔗糖是较好的选择。氮源的利用上,蛋白胨是最优的,其次是牛肉膏,这表明该菌的生长需要多种氨基酸作为氮源。
在培养基的酸碱度方面,该菌在加缓冲液的PDA和PD中仅能在pH2~4的范围内生长,pH3时生长最为旺盛。即使在未加缓冲液的PDA(pH=7.0)和PD(pH=7.45)中,也能快速生长,这是因为菌体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酸性物质,调节基质的pH以适应其生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