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8 00:4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0:57
下一句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泰伯》 。
原文节选如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为此理想而奋斗终身,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扩展资料:
孔子的“为仁由己”人本主义哲学,淋漓地发挥了春秋智者的“吉凶由人”的人学思绪,大大凸显了其间的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为人成为历史的主体和天地间的至尊奠定了坚实而深厚的思想基础。
高度肯定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此“人”与“道”相对中,作为一种法则与政治正义象征的“道”是客体,而人是能捍卫、弘扬“道”的积极主体。这种鲜明的对比,尤其是文中的“弘”与“能”字,既赋予了人任重道远的道义责任,又大大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泰伯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1:00
任重而道远"的下一句是: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此词出自《论语》,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意思是说:
士应该具有坚毅宏大的品格;因为士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
解释
任重而道远 rèn zhòng ér dào yuǎn
外文名称 A long way to go
白话文为:"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造句: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人的重担,真是任重道远。
【近义词】:
全力以赴 quanliyifu
负重致远 fuzhongzhiyuan
【反义词】:
无所事事 wusuoshishi
无所作为 wusuozuowei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1:04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1:03
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出自《论语•泰伯》。意思是,(士)肩负沉重的使命,要跋涉遥远的路途,到死方休,不是很遥远吗?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01:05
意思是:意思是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道路又遥远,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泰伯》。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为此理想而奋斗终身,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扩展资料
《泰伯篇》共计21章,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赏析。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