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朔州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3 16:21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7:50

一,扭秧歌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

二,耍孩儿

又称咳咳腔,是山西雁北地区观众所喜爱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它源于桑干河中游,曾活跃于大同、朔州及晋西北神池、五寨,内蒙的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深受观众喜爱。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有耍孩儿的班社活动,它的形成至少在此以前。耍孩儿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三, 剪花儿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四,踩高跷

踩高跷,是汉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

五,踢鼓拉花

民末流传于本地,表演生动、活泼、艺术性强。该舞蹈为分小场、大场。一般小场有一股一花、一股两花、一股四花及二股二花;大场最多有八对股子,每对股子后随两花,表演分跑圈子、摆阵。

角色分“踢鼓”、“拉花”。男角色踩着鼓点以腿功“踢”为主,称“踢鼓”;女角儿一手持扇,一手执彩巾,随“踢鼓”以拨陷舞步围转成蹲转,称“拉花”。

参考资料来源:朔州市*门户网-生活习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19:08

朔州地区每逢春节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老乡们叫它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3 20:43

礼仪风俗 婚嫁 朔州人婚嫁,同其他地方一样,一般都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尽管时代变迁,移风易俗,但大体仍沿旧习,特别是农村,重要礼仪程式,墨守成规,至今未变,大致都须经相亲、订婚、结婚、回门四个步骤。
 相亲:媒人为男女提亲,介绍双方的情况,如年龄、属相、生辰、人品、长相,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为人等。两家权衡条件,集众人商议后,有意结亲者,男子随媒人到女家相看。双方同意,即约时间,再邀女方到男家相看,中意者便留在男方家吃饭,默允可商婚事,相看不中意即离去。   订婚:经媒人在男女两家之间多次说合,确定彩礼和嫁妆,妇方交换儿女生辰八字,择吉日行订婚礼,男方送“食盒”和部分彩礼给女方,并设宴庆贺。次日女方设宴请男方。之后,择日领取结婚证,有的还出外旅游,成婚后,男女互赠些服装,称换夏或换冬。 ,  结婚:迎娶前一月行聘礼,俗称“下茶”,男方使媒人将“新娘”出聘时所穿衣物(内衣)及“水礼”(米、面、肉)送至女家,并通知娶期。之后,男女方的至亲各自请未来的新郎、新娘到家吃饭,谓之“吃喜头饭”。娶亲的前一日,亲朋皆来,俗称“待人”,有的请“鼓匠”助兴,所以又称为“安鼓”,晚上男女各自在自家吃“翻身饼”。
  迎娶日,男女家一大早炸油糕吃,称“吃喜糕”。早饭后,男方奏鼓乐、抬花轿(有的用马车或骡驮轿,现在基本上用汽车)到女家迎娶。一般由男方舅舅、妗子娶亲。新郎要给新娘带去一根红裤带,名曰:“喜结良缘”;带去一个瓶子,瓶中插一棵葱,谓之“生根立后”;带五根肋骨的猪肉或羊肉一块,叫做“离娘肉”、“五方喜庆”,娶亲回来时,男方要把其中的二根肋骨带回,表示婚后夫妻和睦,名曰:“筋骨不离”。女方设茶水、糖果、糕点等招待迎娶者。新娘换上男方带来的衣服(一般为红绵衣、绵裤),向父母拜别后,由胞妹掺扶上轿(车)。同行人有送新的,开箱子的,后有“贺堂”(又称圆饭)者随行,按事先择好的时辰进入男家。到男家后,新娘由搀亲者搀引,踏“红毡”进入新房,并为“贺堂”者“烧茶”,吃“进门饭”。正午新郎、新娘拜天地,礼毕即开始宴席,名曰:“坐席”。席间新郎新娘要向来宾敬酒,行礼,认大小。晚上由新郎姐夫主持闹洞房仪式,俗称“倒宝壶”,让新郎新娘说绕口令,猜谜语,说笑话取笑,后夫妻吃对面饭,深夜方毕。第二天一早,新郎新娘向亲戚朋友行礼,称:“拜人”(有的地方在拜天地后举行),并由受拜方出礼钱表示祝贺。
 回门:一般在结婚典礼的次日,女家派人和车,亲邀新郎新娘回门,设宴款待新郎新娘及女方亲朋好友,席间向来宾敬酒,行礼,认大小,当晚或第二天返回。婚后第四日,女随婿省亲,称为“住对月”或“住四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朔州的婚礼风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礼节从简。  丧葬 古代朔州的丧葬礼仪程序极其繁琐,一般可分为小敛、大敛、烧纸、送灯、辞灵、出殡、复三等。
  人亡后着寿衣,打破一孔窗户纸,扶户门板上,停于后杭,杀“倒头鸡”,头下烧纸、点灯、上香致祭,子女放声号哭,此为小敛。然后贴“殃状”并挂“告天纸”于街门外,讣告乡里。晚辈披麻戴孝,孝子戴重孝到人主(死者至亲)家稽首报丧。次日晚移尸入棺,俗称“入敛”,尸体蒙红布,虚掩棺盖,停柩于堂屋,置供品,点长明灯,朝夕奠。亲友、族人、乡邻前往灵前烧纸吊唁。
  三日后,死者的“人主”赡过容颜后,盖棺铆“银锭”,油画棺木,赶制纸扎,请僧道修佛事、做道场,超度亡灵。
 丧葬分三天“叫夜”五天“发引”与五天“叫夜”七天“发引”两种,后者居多,也有特殊者九日或更长时间才“发引”的,也三天、五天草草埋葬的。死者死后三日或五日晚,孝子及族人沿街到庙宇上烧纸,祭奠,谓之“叫夜”,叫夜时,孝子披麻戴孝,手提灯笼,在鼓乐的陪同下,沿主要街道穿行,沿途点一些油芯子,称“散灯”。“叫夜”完毕后,女儿女婿及其他至亲轮番邀鼓乐吹奏,称“做道场”。次日白天,孝子们沿街头迎接至亲的祭礼,叫“迎祭”。祭有家祭、干祭、大祭之分。
  葬日谓之“发引”。五更,孝子先以红布将棺材帮底擦净,将棺稍作移动,称“移灵”。随即长媳用笤帚从灵前扫路至街门外,谓之“开道”,后近族人女眷哭泣于灵前,称为“吵灵”。天明出殡,堂前“斩碗”,街门口烧亡者枕头。棺以杠抬或车运,长子执绋拉灵,长孙打“引魂幡”前行,灵柩至街道较宽敞的地方,女儿、“人主”或亲友棺前路祭,称为“起棺”,一般为摆供、烧纸、做道场。随后将棺运至墓地下葬,下葬讲究时辰,棺前放“衣饭钵子”,由“人主”先理第一锹土,理平后,上面敛成圆锥状坟堆,“引魂幡”插在坟头,其余纸扎焚烧于坟前。
  葬后3日,子、女、媳、婿至坟前祭奠,并于坟前理入砂锅、杂粮等,意为死者“安家”,称为“复三”,也叫“圆墓”或“安锅灶”。朔州丧葬多为土葬,理地下2-3米。葬后还要“过七”,即从亡人死日起每隔7日到坟上祭祀一回,到49天叫“尽七”,到百日再祭奠一次,称“过百日”,之后,每逢“周年”及清明节,都要到坟前祭祀。   生育 朔州地区,孕妇生产俗称“坐月子”,要请“老娘婆”或接产医生助产。产后门口挂红布条,告知人们不要盲目闯入产妇家里。入院先通报,将孩子抱起,以防“踩着孩子”。一般由产妇母亲侍候。婴儿出生后,姥姥要给新生儿筹罗衣服、被褥、枕头和尿布等物品。产后三天,要给婴儿洗平生第一次澡,称“洗三”,洗后穿姥姥给准备的衣裳。三日后,亲友女眷陆续携礼看望产妇,表示慰问并道喜。月子里,产妇要喝红糖水,忌硬食,忌过饱,食品以小米稀饭为主,多喝少吃。婴儿出生满十二天称“小满月”,满三十天称“满月”,婴儿满月后,产妇也算“出月子”了,可以偕婴儿回娘家住一段时间,称“挪尿窝”,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一个月左右。婴儿出生满一百天要过“百岁”,一周岁要过“生日”,满十二岁要“圆锁”。过“满月”、“百岁”、“生日”和“圆锁”的时候,父母都要为孩子设宴请客,亲朋好友带礼品来表示祝贺。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
Top